> 文章列表 > 心理学术语

心理学术语

心理学术语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包含了许多专业术语,用以描述和解释人类心理的不同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术语及其简要解释:

1. 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描述个体感知、理解、管理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2.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当个体的认知或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不适。

3. 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

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疗法,旨在揭示潜意识冲突和无意识过程。

4. 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个体追求实现自身潜能、价值和目标的心理过程。

5. 条件反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通过将中性刺激与自然反应关联,使中性刺激本身能引起类似反应。

6. 心理投射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个体将不愿意接受的感受、冲突或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焦虑。

7. 潜意识 (Subconscious)

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未被认知到的部分,影响行为、情感和思维。

8. 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

第一印象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的重要性。

9. 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

最近发生的事件会影响对某人的判断,最近的印象占主导。

10. 从众心理 (Conformity)

个体因群体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点。

11. 酸葡萄心理 (Sour Grapes)

无法获得某物时,将其描述为不好以避免失落感。

12. 甜柠檬心理 (Bittersweet柠檬)

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以避免承认自己的不足。

13. 边界感 (Boundary)

个体保持独立性和独特性,不过度干涉他人事务。

14. 情绪 (Emotion)

个体内在的感受,如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

15. 积极倾听 (Active Listening)

专注于对方谈话,不打断,不臆测,表示出倾听的责任。

这些术语涵盖了心理学的多个领域,包括认知、情感、动机、发展、社会等。掌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心理学术语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有哪些?

如何理解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