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什么是反倾销

什么是反倾销

什么是反倾销

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一国政府或相关贸易管理机构针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行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所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损害。通常,这些措施包括征收反倾销税、价格承诺等,以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削弱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以下是反倾销措施的几个关键点:

1. 倾销定义 :倾销是指外国产品以低于其在出口国的正常价值或生产成本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

2. 反倾销措施 :可能包括征收额外的关税(即反倾销税),以及其他如价格承诺等措施。

3. 法律依据 :反倾销措施通常依据本国《反倾销条例》或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反倾销协议》进行。

4. 实施条件 :实施反倾销措施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倾销的存在、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或损害威胁,以及损害与倾销之间的因果关系。

5. 影响 :反倾销措施可能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减少进口需求,有时甚至导致从调查国进口完全停止,从而可能增加国内生产者的产量和收益。

反倾销措施是国际贸易中用以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的争议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反倾销措施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条件是什么?

反倾销措施对国内产业有何影响?

电子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