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畏)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畏)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畏)

很多人对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畏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一、“无知者无畏”,最初为贬义词,指没有知识(什么都没懂)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敬畏

2、后逐渐为中性词指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害怕。

3、二、出处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4、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5、”——《论语·季氏篇第十六》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6、”扩展资料近义词:初生牛犊不怕虎,无所畏惧等;反义词: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胆小怕事等。

7、一、初生牛犊不怕虎 [ 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释义:犊:小牛。

8、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9、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10、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11、’”用法:看这位才25岁的李总经理,刚一上任,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

12、二、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畏惧:害怕。

13、什么也不怕。

14、形容非常勇敢。

15、出处:《魏书·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16、”用法: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的。

17、三、前怕狼,后怕虎[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释义: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18、出处:出自 明 冯惟敏 《清江引·风情省悟》曲:“明知烟花路儿上苦,有去路无来路。

19、恶狠狠虎爬心,饿剌剌狼掏肚。

20、我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21、”四、畏首畏尾 [ wèi shǒu wèi wěi ]释义:前也怕,后也怕。

22、比喻顾虑重重。

23、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24、”用法:青年人应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而不应当~,束手束脚。

25、五、胆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26、出处:巴金《谈〈寒夜〉》:“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

27、”褒义词褒义词:是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词目】无知者无畏【意义】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害怕。

28、【出处】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29、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30、\"--《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31、\"[1]【作者】《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32、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3、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34、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5、[2]【同义】初生牛犊不怕虎褒义词:是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中性词:中性词是针对词语的感情色彩而言的,不仅仅是形容词,动词、名词都可以,它专指褒义、贬义词语之外不能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词,即中性感情色彩的词语.简单点来说,好的是褒义词,坏的是贬义词,没有好坏的是中性词嚯,能把“无知”当中性词的、还真是无畏呀!。

本文【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畏)】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